杨光沛

来源:武胜县党史馆
发布时间:2019-12-09 21:19:12
0

360截图20191209210921727.jpg

杨光沛,乳名润生,号绍藩。1927年出生在武胜县复兴乡(今金牛镇)一个穷苦家庭。家住在通往南充、合川大道上的武胜县万古桥头店子上,家境十分贫寒。父亲杨恒升,靠做饼子、稀饭生意养家糊口。

1944年,杨光沛刚满十七岁,就担上卖小饼的担子,往来于家乡附近的走马、万善、兴隆乡叫卖。在外边,他结识了一些进步青年,通过摆谈,发现这些青年跟他一样,都怀抱着要为穷人求解放的强烈愿望。他们逐渐成了知己朋友,彼此往来也更加密切了。杨光沛白天四处奔波卖饼子,晚上就和这些青年聚集在一起商讨解救穷人的方法。

1946年,复兴乡“选举”乡长,争夺十分激烈。杨光沛等一批进步青年,对反动势力的假选举,非常痛恨。在选举那天,他们以充足的理由,有力地揭露反动派当局的选举骗局,当众撕毁了选票,致使乌烟瘴气的假选举,不得不宣告无效。

1947年春,杨光沛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从此,他在党组织的领导下,担任交通员,并负责站岗放哨。一次,党组织的负责人要在夜间召集进步青年开会,研究书写革命标语和散发传单的事,要杨光沛赶快通知到会的人。这天晚上,天正下着雨,他不顾天黑路滑,冒着雨四处找人。开会的人得到通知后,都准时到了约定地点。党组织开会的时候,他就站在外面放哨,警惕地观察动静,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。第二天一早,在复兴乡各地就出现了“中国共产党万岁!”“打倒蒋介石、解放全中国!”的标语,以及清算陈氏公祠会公产,揭露反动当局的假选举,宣传共产党才是人民的大救星等内容的传单。这些传单不仅在复兴乡老场散发了两百多份,还传到烈面、沙溪乡的陈家大山,走马乡毗邻的蓬溪县边界,使国民党反动当局大为震惊。

1947年7月,地下党组织在万古桥面房开会,研究如何更多地组织城乡青年投入革命活动的问题。杨光沛把应到会的人叫齐后,自己便神情自若地在面房外面站岗放哨,如有意外情况,即按照事先约定的暗号,迅速通知开会的人隐蔽或转移。

1948年春,党组织派杨光沛给南充县土门乡地下党员陈用舒等同志送信,通知他们设法筹集武装起义的枪支弹药和经费。杨光沛出色的完成了任务,并把陈用舒保管的两支手枪安全 地带回来交给了党组织。

1948年秋,岳武武装起义前夕,中共川东临时工委一位负责人,因有要事,需经武胜县烈面乡到岳池县城,组织上派杨光沛去护送。烈面乡是个交通要道,这里驻有国民党第九师四个连,他们为了防止共产党的革命活动,设立了许多哨卡,严格的盘查每一个过路的行人,白天过那里是很不保险的。杨光沛和被护送的同志,经过一番周密商量,两人决定改换衣着,星夜起程,趁敌人睡熟时,抄小路,跋山涉水,绕道前行,终于安全到达岳池县城目的地。

由于杨光沛积极为党工作,引起了反动当局严密注意。国民党派出便衣特务跟踪他,总想在他身上抓住证据将他逮捕,而杨光沛经过一段时期的实际锻炼,更加机智,多次巧妙地躲过了特务的盯梢和搜查。

一次,杨光沛正把党组织给上川东工委的一封秘密信件藏在身上,准备吃过饭送出去,突然持枪的特务冲进店子,声嘶力竭地叫喊要抓共产党。他们把正在吃饭的十五个顾客统统赶出去,并排站着,一个一个的搜身。这时杨光沛也混在顾客里边,眼见要搜查到他了,他却面不改色,镇静如常,父母和群众都为他担心,深怕万一搜出什么东西怎么得了。敌人搜查了半天,结果一无所获,大家才放心。事后,他告诉父母说:“敌人冲进灶房,我在烧火煮饭,见势不妙,就顺手把藏在身上的信件塞进了灶膛。”杨光沛把事情经过报告了党组织。党组织负责人对他的果断勇敢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。

敌人没有抓到杨光沛是决不罢休的。合(川)武(胜)起义后的一个傍晚,杨光沛从外面回家,正准备吃饭,突然发现万古桥的两头有一些形迹可疑的人,正在向桥中间走动。他马上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根绳子,拴在桥的栏杆上顺势滑到桥下,浮到水流湍急的河对岸,沿嘉陵方向远走外地了。敌人没有抓到杨光沛是不甘心,便发出悬赏通缉令,四处捉拿。

人民武装起义的烽火,烧遍川东各地,敌人慌了手脚,便派出大批军、警、宪、特到起义地区,对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进行大逮捕。在这紧张时刻,杨光沛从未被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所吓倒,而是冒着生命危险,战胜重重困难,为党积极工作,使党组织的通讯联络始终没有中断。1948年12月24日,杨光沛在南充县李渡区地下党员陈用舒家里被敌人逮捕。敌人抓住他后,用坐老虎櫈、插竹签子、吊鸭儿浮水等残酷刑罚,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,但却没有从他身上得到一点危害党的口供。审问的敌人要他交出共产党的头目,杨光沛轻蔑地说:“共产党就是我的头目。”特务气得发疯似的大声吼叫起来。杨光沛立即遭到几个打手的一阵毒打,直到昏迷不醒,敌人才把他架进了牢房。后来,敌人又翻来覆去的审讯他多次,仍然宁死不屈。特务没法,便把他从南充押送到重庆“中美合作所”渣滓洞监狱。

1949年11月27日,杨光沛和难友们,在美蒋特务集体大屠杀中,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青春的热血,染红了歌乐山,他牺牲时,年仅22岁。

“饮弹从容向天啸,永留浩气在人间”。杨光沛的一生是短暂的,然而他把火红的青春献给了为穷人翻身得解放的事业,他的献身精神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,鼓舞人们奋勇前进。